首页    少儿美术    创意美术    正文

探讨少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如何

发布日期:2020-07-26 10:36:29
来源:早艺网 www.zaoyiwang.com
1
1

  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作为少儿探索美术教学的倡导者,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多年,我们认为:画画应该是在感受世界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种冲破世俗表像,触碰灵魂的行为。

  认识世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到感性认识,这是一个过程,先进来再出去,传授者领着进来,学生自己再走出来。

  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孩子。针对学习绘画的本衷,我们表示当下的学生群体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兴趣,学习过程中拙性有余张力不足或者简单拿来主义不加思索;一类是家长意愿,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是拿来主义为先,自然就更不用谈思索。

  出于可复制性及模式化的商业运作考量,当下的有些培训机构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互动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为的亲和力,学生重复性的复制老师的画面,而忽略了如何教孩子去思索画面所要传达的东西,这样的作品就好比时下朋友圈人尽疯传的某一条信息,看了也就过了。

  反观家长对孩子学习绘画的态度,如果将学画,比喻成一段旅程,行路中会有很多人中途离开,走向终点的人少之又少,喜欢只是走进来,坚持才能走出去。

  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

  画画简简单单的二个字,展现出来的画面离不开:天上的、地上的、水里面的、地下面的,概而言之无非就是自然界的和人造的。世间万物非方即圆,怎么带着孩子去看这些东西?对于传授者来说是很艰难的。不是随便打开电视放一张照片,自己的白板上画,孩子在下面跟着画,就可以的。这样的教学方式磨灭了学生很多灵性的东西。由此看来这更多的只是一种经营者的模式,而非学习画画的本质了。

  对于孩子的不同时期的个体化学习效果差异,我们如是说:看孩子学习画画,看一个孩子不同时期的画面,或者看一堂课所有孩子的画面。

  以画太阳为例,前者孩子在不同时期画的太阳都一样,这正常吗?会有人说太阳就长这个样子,但是我们在画画的时候可以赋予它生命赋予它情怀,年龄性别脾气各种各样的状态,而不是在做复制+粘贴。后者看一堂课所有孩子的画面,都一样的正常吗?整体上来看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及记忆能力都很强,但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却又存在个体化差异,有强有弱。只有充分重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教育出好学生,而不是简单通过对幼儿心理学的应用,用言语迎合家长需求。

  对于孩子绘画的水平认知用道家思想可以理解为:有我、无我、忘我。看世界是用眼睛去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就是所谓的有我;看世界是用眼睛看头脑想,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就是所谓的无我;看世界是用眼睛看再用头脑想再用眼睛看,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所谓的忘我。

  抓好本质,才会有质变

  很多时候我自己会问自己:我教画画是在干嘛?给孩子带去了什么东西?我其实就是在教技法,但是矛盾点在于——技法每个人都会达到差不多的水平,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帮助孩子更完美的展现自己的想法,只要坚持下去,必然会有所获!

  由于学生的技法表现能力的欠缺,教学往往成了简单的画面情景再现,我们也一直在思索:怎么样的教学方式才是最适合少儿绘画?是不是应该带着孩子去走别人的路,学习别人的东西,并添加自己的认识,让学生课堂上慢下来,去观察,去思索,并逐步树立自我认知的学习态度。

  我们深知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但他也知道对于他自己对于孩子来说,要求又过于高,授之能力与接受能力是一个挑战,简单的技法有可能起到拔苗助长之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让孩子先学会认识再去思考东西,不过于注重形式上的表现,抓好本质,改变理念,才会有质的变化。

相关机构
早艺网

报名请拨打电话:15611181135
或关注公众号:zyw-china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