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少儿美术    少儿书法    正文

朝阳少儿书法培训:苏悼元:“书以古拙遒劲、圆润为上

发布日期:2020-09-02 11:47:14
来源:早艺网 www.zaoyiwang.com
1
1

  据朝阳少儿书法培训的老师介绍,苏谆元(1901-1857年,清仁宗嘉庆六年至文宗咸丰七年),安徽桐城人,其《论书浅语》,虽是写给初学书者读的,主要是讲技法之理,但也提出了一些关于书法美学的见解,反映了他的书法美学思想。如该《论书浅语》中特别提出:

    书以古拙、道劲、国润为上。然必先生巧,然后能拙;先能刚健,然后能道润。少年书宜秀健,中军书宜苍老,老年书宜古拙。少时先学古拙,终必至于不能书。

  “古拙”并不从来都是人们的书法审美理想。朝阳少儿书法培训的老师认为,书法艺术尚未成熟的历史阶段,书人何曾想到以“古拙”为美。可以说,上古时期创造了那些许多被今人视为美极的“古拙”效果的人,当时还不知书法艺术为何物,更想不到后来人会以他们的书契为不可企及的古拙,他们以当时可能利用的手段、技能将那些文字契刻上去,决不会想到后来人以“古拙”赞赏其美。然而令人确实从这种效果上感受到美,有向它们学习的强烈愿望。是不是让人仍像古人当时所能采用的物质条件、手段、方法,进行那种近乎原始的书契,或者以后人已能采取的书契条件而故意做作那种“古朴”呢?—断然不是。古人书契给今人的“古朴”感,终究是在古代那种文化氛围中,以古人的才智和能力创造的,是古人才智和能力的显现。时代人因厌时之妍媚而羡古朴。但这古朴却又是尽后来者的才智心力的创造,显示出后来者的修养与功力,它才有真正的审美意义与效果。所以苏悴元明确指出“先必生巧,然后能拙”。朝阳少儿书法培训老师表示,这就说明,他已看到时代以拙朴为美的本质。

  而具有审美价值与意义的是对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书者提出的艺术风格讲求。

  为什么对不同年龄段的书者在艺术追求上会有不同的要求呢?

  这是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书人不仅有经验阅历、见识功力上的差异,而且生理、心态、精神修养上必然也存在差异,它们必然在艺术实践中反映出来。据朝阳少儿书法培训老师介绍,  一般说来,少年精力旺盛,有俊气,功力终有限,笔下必然显现出俊气足而心力不济的粗疏,所以在艺术效果上能有“俊秀”就是上成。中年时书力渐实,笔下稳健,便要力戒轻薄,寻求老辣了。到了老年,火气已退,人书俱老,返璞归真,便要寻向更有境界的古拙。—这不见得是艺术效果的规定,但可以看到苏氏的书法艺术理想和其尽量从学书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艺术期待。

相关机构
早艺网

报名请拨打电话:15611181135
或关注公众号:zyw-china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