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少儿美术    少儿书法    正文

中国少儿书法培训:带你欣赏书法的特点

发布日期:2020-10-16 10:36:17
来源:早艺网 www.zaoyiwang.com
1
1

  中国少儿书法培训带大家欣赏书法的特点,一起来感受它的魅力吧。

  1.作品线条的抽象性。中国书法中的线条,是书法者内心感情活动的轨迹,它区别于几何学上的线条,它活生生,有感情,有力量,有形象。但它究竟是什么情调和意趣,难以确指。例如,一横在欣,赏者眼里,可以看作“千里阵云”,也可看作是“一根钢筋”;一点,可以是“高峰坠石”,也可以是“平地砖头”,很难用准确语言表达出来。

  2.书法欣赏的主观性。由于书法作品具有较强的“模糊性”(或叫“朦胧感”),有时只是道出大致的感觉而已。再加上书法欣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必然带有欣赏者的主观色彩,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得不同欣赏者对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受政治立场影响。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认为,欣赏作品就是欣赏人格,如果一个人在政治上有亏大节,在道德品行上低下,那么他的书法作品技巧再高,格调再雅,也为人所不耻。苏东坡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如古人对赵孟烦之书法,他虽然作为元代书坛盟主,练就一身笔墨工夫,但人品欠佳,也难以成为一代大家。二是受趣味爱好的影响。有的人喜欢雄强质朴,有的人喜欢精巧别致,不一而足,“萝b青菜,各有所爱”。中国少儿书法培训表示,这势必会影响对书法家及其作品的评价。如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他的书法秀美典雅,而有人却站在壮美的立场上说他的作品“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戟锸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有女郎才,无丈夫气”。三是受流派观念影响。一定历史时期的各书法流派,都有自己的思想基础、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因此,互相之间必然会出现互相竞争甚至互相争斗的局面。往往对同派的书家和作品加以褒扬,对异派进行批评甚至抵毁。如康有为作为碑派代表,极力鼓吹北碑,称颂魏碑之美,“北魏碑无不佳者”;而对以妍美见长的帖派书家董其昌的书法大力抨击,贬低,“局束如辕下驹,骞怯如三日妇”。由于有这种“门户之见”,就很难产生公允的评论。

  3.书法欣赏的再创造性。任何一种艺术欣赏都是艺术的再创造,但欣赏书法的再创造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看小说可根据自己生活经历想象出书中的情景、气氛和人物相貌,看绘画则可以所绘形象跟现实物体建立起一种对应的联系。欣赏者欣赏书法作品,总是根据自己的学识修养在感受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书法作品进行积极的能动再创造。但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简约的线条艺术,它不应言,也不具象,仅以一线或浓或淡、或枯或润的墨迹,表达书者情思。中国少儿书法培训老师介绍书法更接近于音乐,有人称书法为“无声之音”,音乐的要素一是旋律,二是节奏。书法也一样,每一笔每一字都是在不同的轻重缓急中有节奏地写出来,而每一行每一篇忽如“奔雷坠石,鸿飞兽骇”,忽如“山崩海啸”,忽如清风明月。这正像音乐中的不同旋律和不同乐曲。音乐可以表现喜、怒、哀、乐,可表现激昂、忧伤、悲壮、恬静等各种不同的感情,书法亦然。各种艺术都应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文字内容就像歌词,表现文字内容的书法就像为歌词谱曲。书法要尽可能地去表现文字的内容,这样的书法既可以与文字内容一起欣赏,也可以独立欣赏。单看书法也有欣赏价值,但不够完美,因为连同文字内容一起欣赏是民族传统习惯。比如我们用“瘦金体”去写岳飞的“满江红”,如果连同“壮怀激烈”的内容一起去欣赏,就很难令人满意了。总之,书法欣赏具有再创造的特点。

相关机构
早艺网

报名请拨打电话:15611181135
或关注公众号:zyw-china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