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少儿美术    少儿书法    正文

青少儿硬笔书法培训介绍墨

发布日期:2020-11-13 11:53:40
来源:早艺网 www.zaoyiwang.com
1
1

  青少儿硬笔书法培训介绍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墨”,书墨也,造墨,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载,最早可溯至商代。青少儿硬笔书法培训老师介绍那时人们已懂得用天然的石墨书写。到了汉代,人们开始造烟墨。至唐,奚超和奚廷珪父子首创以捣松和胶等材料造墨,其墨色“光泽如漆”。

  南唐后主李煜赏其功绩,特赐国姓“李”,从此奚家易姓李,他造的墨也称“李墨”,并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誉。宋代后,造墨者名家辈出,制墨法也不断创新,种类也日渐繁多。如除了有书写用的墨外,还有专供鉴赏的集锦墨,其价值也贵得惊人。宋时所称的“墨妖”,以苏合油搜烟成墨,一斤黄金一两墨。北京书法培训老师介绍清代光绪年间,谢松岱、谢松梁兄创名叫“云头艳”的墨汁,改固体墨为液体墨。至今,由于当代书画家已懒于研墨,对外经济贸易部大多数时候使用墨汁,固体墨逐渐失去市场。墨工也远不如笔工出名了。

  青少儿硬笔书法培训介绍,中国历代都出制墨名家。三国的韦诞、南唐的李超、李廷珪、宋代张遇、潘衡、叶茂实,明代程君房、方子鲁、汪中山、邵格,清代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等。这些一代代的墨工,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中华书画艺术的发展创造了一种必要条件,同时,它自己本身也逐渐衍化出一种独立的艺术品味。我们上述所说过的集锦墨,墨料质地坚细,镌模技巧精湛,绘画生动逼真,漆匣和裱糊锦盒不仅形式美观,还能保护墨质,可见它已不是为书画家造墨,而是在创作墨的艺术;他不仅可以作实用,而且可以作观赏,共观赏价值甚至大于实用价值,完全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如清代墨家曹素功,他造的墨有的被当作贡品,有的被收藏家收藏。“紫玉光”为御赐之名,居曹氏名墨十八之寇,它以黄山风景三十六峰为主题作通景图案,并按山势分成三十六锭,每锭正面是画,背面为题诗题款,三十六锭墨合装于一锦盒内。其墨锭短小精悍,其色泽如玉,紫光浮动,芬芳馥郁,质地坚实莹亮。匣内还有大梁邢??庵题的仿单,外为螺钿黑漆匣。青少儿硬笔书法培训表示,还有一套名为“青麟髓”的墨集,全套分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十五铤,十分珍贵。曹氏还有配以写实画作的墨集“天瑞”,其中有“草圣”“酒仙”、“真懦”、“隐者”、“羽士”、“侠客”、“高僧”、“美人”、“词仙”、“画师”等十种。以后,曹氏又将其精品合成丛墨。传世有一匣四种和八种的,墨模镌绘精妙,或以“文露”、“天瑞”、“青麟髓”、“紫英”各两笏为一匣。或以“薇露浣”、“岱云”、“紫英”、“苍龙珠”、“紫玉光”、“笔化”为一匣。比曹氏制集墨更早的还有明末的吴叔大,吴氏兽仿制历代名家墨品,据说他有一套仿古墨“雪堂义墨”,取象肖形,共三十六锭。后人以其名“天深”作墨色。近代制墨名家渐稀,负盛名者数胡开文。他制有“铭园图墨”,墨模上雕刻有六十四座亭台楼阁,全以铭园景式为本。他的墨本驰名中外,远销南洋、日本等地,曾获巴拿马万国赛会金质奖章。现上海博物馆藏有他的“龙节墨”、“地球墨”、“西湖十景图墨”、“黄山图墨”、“仿古十二生肖墨”等。墨与名具,代代相习,制墨从以实用为目的逐渐发展为兼向工艺美术方面发展,并集并多方面的艺术成果和艺术手段,可见中国艺术界对墨的追求很不一般。

  青少儿硬笔书法培训告诉大家,墨按功用和质地分品种,所有品种又分三大类。即松烟、油烟和墨汁。松烟出现较早。松烟墨用松树枝焚烧取烟,又经过漂筛,加入皮胶、麝香和冰片等,入模成型。其特点是色墨,深重而不姿媚,但缺少光泽、胶质较轻。汉代出的松烟又称隃麋墨,汉王朝每月发给尚书、仆、丞、郎诸官使用的就是这种隃麋墨。古人作松烟墨还喜皮皴皮,因墨条有皴皮便于研磨。宋制墨家苏澥所制的松纹皴墨,坚致如玉石,在当时就被视为珍品,时人有得寸许者,也争相夸玩,称曰“断金碎玉”。油烟墨是用油烧烟,再加胶料香料等制作,桐油、麻脂油皆可作烧料。汕烟墨较松烟墨淡,但光泽较亮。所以后来的制墨家也喜将松烟油烟混合制墨,二者长处兼而得之。油烟墨较松烟墨更被书法家们推崇。“墨以桐油烟制成的为上等,松油次之”(载《墨经》)。

  上面青少儿硬笔书法培训曾提过的一两墨价值一斤黄金的“墨妖”,便是油烟墨。松烟油烟胶质配料很多,除兽畜皮胶外,还有以鹿角煎膏凝烟的。李廷珪在一斤松烟中调入珍珠三两、玉屑龙脑各一两,再调生漆,捣合成墨,可藏五六十年,胶败再调,入水三年不坏。有谓“黄金易得,李墨难求”。除松烟油烟墨外,第三类墨就是墨汁了。墨汁出现是近代的事,如今已取代了墨条墨块的地位。

  时代不同了,信息最大,观念广阔,当代书画家已不过能过多地在研墨上耗费时间的精力,加上如今制墨工艺比较先进,加工流程工业化,墨的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其墨汁比人工手研的质量并不差。另外,在连续创作和创作大幅作品时,用手研墨不仅耗费时间,而且不易得稳定的墨性,因为这一砚墨和下一砚墨肯定不一样,深浅、浓淡的差别,都会使作品产生别痕,影响艺术效果,除了有特殊的构思和要求。当代墨汁都不以松烟或油烟名,只有其胶水的质地别。青少儿硬笔书法培训表示,目前我们国内用于书画创作的主要有“一得阁墨汁”、“中华墨汁”和“李廷珪油烟墨汁”。一得阁墨汁是我国生产历史最早也最长的墨汁,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为目前我国书画界声誉最好的墨汁,它不仅免去了书画的前研磨的烦苦,而且有墨彩丰富、书写流利、香浓、易干、宜裱、不褪色等上好古墨的特点,犹其适合对墨性稳定要求较高的大幅书画创作。墨汁的出现虽然只有百十来年,但已呈取代墨块的趋势,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书法艺术中墨的一次革命。

  大凡书画家都好墨,文人亦好墨,君王亦好墨,墨也为被收藏家青睐的珍品,所谓“墨宝”不仅指书画作品,也指墨本身。唐后主李煜以国姓赐制墨家李超父子,宋仁宗常以墨作为宫廷佳品赐予近臣,宋徽宗赵佶不耻造墨,以“墨妖”传世,可见其爱墨之至。青少儿硬笔书法培训介绍,书画家于笔墨之情自不必说,因此说其“好”,是指超常之好,或珍藏,或以诗人铭志。司马光、苏轼、苏澥皆有好墨之名;何莲还专门写了一本《墨记》。藏墨家有清人宋荤,他著有《漫堂墨品》,专谈历代墨形、款识,同时又有人撰《雪堂墨品》,专谈宋氏的藏墨。清别一藏墨家是袁中舟,他曾以八千金获得郁华阁所藏的明墨三十六锭,以后又经十二年的收集,再得七十二锭;故著有《郁华阁墨品》和《恐高寒斋墨品》。近代藏墨家以四家盛名,即湖北张子高、浙江张絧伯、北京尹润生、广东叶遐庵等四家。后有人集《四家藏墨图录》一书,一九五九年版。

  选墨也有讲究,因为其优劣直接影响到书画的艺术效果。好墨简单可概括为“烟细、胶轻、色黑”。《墨经》中对选墨有述云:凡墨色紫光为上品,黑色次之,青光再次之,白光为下品;光和色二者都不可偏废。凡属上品,应黯而不浮,明而有艳,泽而有渍,即所谓紫光。“墨之妙用,质取其轻,烟取其清,嗅之无香,磨之无声,新研新水,磨若不胜,刀则热,热则生沫,用则旋研,研无久停,尘埃污墨,胶力泥凝,用过则濯,墨积勿盈,藏久胶宿,墨用乃精。”这里把墨之优劣以及研墨之法都点明了。这里有点如烹调,强调色香味。青少儿硬笔书法培训介绍,这味,可指为笔味,好的墨,笔感要佳,以不粘、不滞、不涩、细腻、柔滑、乌黑为宜。研用之墨,不宜中途加水,以防止纸过分浸散。研墨还须讲究的,是首放的水要少,水用清凉水。水多水热,会浸软墨块,影响出墨的均细。也有用清酒作水磨墨的。洒发的墨比较香甜,书写时可以醒目提神,挥发也较好,写楷篆不易浸渍损字。如使用墨汁,可选用上述我们讲过的几种名牌墨,因其它杂牌墨汁上宣效果都差,不适用于创作。无奈之时,也可用墨作水,再研磨以墨块然后用。使用墨汁也以每次放少许,用尽再加为原则。这样做有节省用墨和使笔吃墨时涉入浅,保持“不饱不饿”的状态,便于创作时追求墨彩的恒定的意料中的变化。一得阁、中国书画墨汁和中华墨汁一般都偏浓,所以用时都调入些水,调水不必一下全调,可一笔一笔调,即每次沾墨前先用笔尖沾少许水。

  宿墨问题,书画先人都主张废弃,认为宿墨不可留用。青少儿硬笔书法培训以为,此话实在只有参考价值,至少现在是这样的。过去用墨主要靠人工研磨,如旧墨留在砚内,会沉积生垢、堵塞砚台的微孔至滑,好砚也变成了务砚,不利下次研用;另外,是墨色无光。根据不少人的创造实践说明,宿墨的这两个问题是可以转化的。(一)现在多使用墨汁,或将旧墨留于砚外,便无坏砚之殆;(二)墨色无光就是亚光,亚光也是一种光泽,也是墨的一个层次,我使用宿墨创作,曾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用于有“现代派书法”味道的书法作品创作时,宿墨是完全可以利用的。

相关机构
早艺网

报名请拨打电话:15611181135
或关注公众号:zyw-china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