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少儿美术    少儿书法    正文

少儿毛笔书法培训班回答初学者的几个问题

发布日期:2020-12-01 11:26:29
来源:早艺网 www.zaoyiwang.com
1
1

  少儿毛笔书法培训班回答初学者的几个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一、 以自己喜欢的字帖为主,每一个人性情所在和知识修养的不同,会喜欢某一种书体,俗话说的好爱好是成功的基础,只有喜欢、爱好,你才能在书写时注入你的情感,不要听别人怎么讲,别人的意见永远代替不了你自己,只有自己喜欢的,你才能在书写时去主动把握他,而不是被动的去认识它,主动和被动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你可能有更深的体会。颜体的敦厚朴实,毕竟不是大多数人能欣赏的,而赵体的妍秀流畅时绝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但是书法作品不是做给其他人看的,而是自身所得到的精神愉悦。少儿毛笔书法培训班认为在学书之初,临习颜体字的路子是对的,他会为你今后的研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之不要放弃;如果确实临习烦了,可以此为主,中间临习一些你喜欢的其他碑帖。这样既提高了兴趣,也得到了其他方面的营养。

  一个人在艺术上的造诣的高低,首先是起点的高低,这个起点,不是你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高低,也不是你职位的高低,而是在艺术认识上的高低,而艺术认识上的高低,是你自身的社会阅历、认识事物、文化知识等方面所决定的。因此临习一本字帖只要喜欢它,就坚持临下去,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二、 在少儿毛笔书法培训班中学习书法实际上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你在信中所写,反映了一个初学者学习书法的正常过程。学习书法的初始阶段进步较快(只要方法得当),正如你信中所写“有一日千里之感”,但是进步到一定程度,会在原地踏步不动,因此在一定的时期内,尤其是不进步时,最好静下心来读书、读贴,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鉴赏能力,读贴要能深入进去,尤其是用笔的过程、点画的使转,都应记在心里;每一本字帖、每一个字,都有最精彩的部分,因此要欣赏书法中最精到的地方,看这些精彩之处是怎样写出来的,日积月累,在曲折中前进,是学书者的必然经历。

  三、 一般来讲正楷的临习,只是创作的一种基本功而已,古代大家在正楷的艺术造诣上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后人如想突破,已是很难,现在一般的展览,以正楷形式参加展览的人很少。

  少儿毛笔书法培训班告诉大家,参加展览,就须创作,而书法创作是一件费神、费力,更能体现你综合实力的事情,创作一件成功的作品,需要反复的体会和练习,包括构思、构图、落款等都要尽其精力,有时三十张、二十张,也不一定挑出一件像样的作品。说句俗气话,创作就像在商场里挑选商品,能挑到中意的,你才能心情舒畅,只不过是商场里的东西是别人生产的,而书法作品是你自己生产的。

  创作与临习是同步而行的,一些书法爱好者总是忽视这一过程,我们在书法班临习的过程就是为创作铺路架桥,创作才是书法的终极目的,一个人一生可能练就了一手好字,但创作不出像样的作品来,这就是所谓的“书匠”。创作的实验也能促进你临习的进步,相辅相成,临习一个阶段,就要有意识用同样的字体,找一些诗词警句去创作,一幅不行、两幅,这样循环往复,必然能收到好的效果。

  少儿毛笔书法培训班认为参加展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要去过分的追求在展览上的获奖、入选与否,因为展览毕竟是有评委说了算,而不是你自己说了算。静下心来,埋头苦干几年,或许能有成效。我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三两年内不参加什么大的展览,等临摹、创作创作一个较长的时期,达到较协调的时候,在参加一些活动。

  四、 关于风格问题,也是书法爱好者所苦苦寻觅的问题;任何人都有一定的气质,也正是这样才构成了社会上多种多样的人,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同人的气质有很大关系的,一个细心的人如果让他写出狂放风格是很勉强的,同样,一个不拘小节的人让他去书写俊秀的风格也是不可能的。学书之初还是以碑帖为本,不要过早的去考虑风格的问题,因为初以上说的之外,风格同基本功、学识、修养还有很大关系,扎扎实实的在某一个碑帖上下功夫,勤读书,勤思考,逐渐积累,才能形成自己的面貌,风格不是故意做出来的,是随着书法水平的提高而形成的。当然,一定时期内,有些书家为形成一定的风格有时也很苦恼,左右摇摆,这里是指书家在一定程度上所作的探索。

  近年来,由于导向上的问题,使许多学书者忽略了读书、思考,只是注重一些微观的东西,如怎样绞笔,怎样出一些特殊的效果等等,是书法的真正含义扭曲,成为一种纯技艺性的东西,忽略了它的文化性,也使一些人在书法练习上走了弯路,这对少儿毛笔书法培训班学习书法的人来讲,不会有什么好处。有的人可能以为书法有捷径可走,实际上书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艺术表达形式,古人以此为书写工具,自然能够游刃有余,也没有把它当作什么”艺术”来看待,而现代人是把书法当作了一种“艺术”,因为钢笔产生了,一般人使用不了毛笔,微机有了,人们的手指一动,即美观有统一的版面总是鄙人工作的要强得多,毛笔离得我们越远,神秘感就越强,“艺术性”就越玄。

  五、 学习书法仅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这主要是因为书法的创作过程所决定的,任何学科都有其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学习的过程就是寻找其规律性,也就是寻找矛盾的普遍性,我们在许多展览中,经常看到一些所谓“平”“俗”的作品,这些作品看似视觉冲击力不强,但要你写出来则不那么容易,平淡中出奇崛,正是这个道理。

  你的来信中提到“悟”的问题;应该说“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突出了“天人合一”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对于现代人来讲“悟”应该是对事物的深刻理解与体会,对书家来说应该是指书法创作中的“灵感”;在欣赏过程中,“悟”是对作品艺术信深层的挖掘。一个没有灵感的人,是不会“悟”出什么东西来的。中国古代的许多东西,都因古代的国学而“故弄玄虚”起来;再加上儒、释、道的渗透更将中国哲学推向了一个“玄”的境界,印制,初学书法适当的学习一下中国古代文化是必要的,但我们不是搞文化研究的,所以要在学习中注重理解就行了,不必为某一个词汇而感到烦恼,这是没有必要的。

  六、关于临贴,建议在临贴时,可分阶段临,不要一临就一本,从头至尾,那样反而进步较慢,可一段一段临,而后背临,少儿毛笔书法培训班发现这样临贴有利于对每一个字进行研究;进步较快,另外临贴要注意读帖,不要什么字帖拿过来就临,要对字帖通读,发现其精华,这样临起来心中有数,每天坚持,重视质量,有时,为了一两个字可反复斟酌、临习,总之,只要方法正确,在学习过程中会进步较快。

相关机构
早艺网

报名请拨打电话:15611181135
或关注公众号:zyw-china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