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少儿美术    少儿书法    正文

少儿书法教育(少儿书法教育的重要性)

发布日期:2022-02-15 17:29:35
来源:早艺网 www.zaoyiwang.com
1
1

少儿书法教育,还是少提些“金石气”为好

曾几何时,某某家协会会员不断“补充”到少儿书法教育的队伍中来。据说,一是由于某些地方的书法教师人手匮乏,二是由于当下少儿书法教师的水平良莠不齐,使这些会员显得颇为“走俏”。不过,少儿书法教学也有其教学目标及“规定动作”,所以,就笔者的观察,恐怕其中还是问题重重的。

比如,一些书家非常个性化的书写习惯,如笔顺习惯、用笔习惯;再比如一些书家强烈的审美偏好和风格取向——作为个人的创作来说,这些本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立足书坛的“资本”,但在严肃的教学面前,显得似乎有些“畸形”了。其中,经常被此类书家提到的概念,莫过于“金石气”。

可能是这个词儿特别好用吧,但凡遇到磨泐斑驳的碑帖,不分唐、宋、魏、汉,乃至秦、周铭文,都可以描述为“饶有金石气”。可是,这个“金石气”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恐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就拓本背后的铭文来说,书手在完成的过程中是否刻意追求了这股“金石气”,或者刚刚写毕的时候,那墨迹朱书中是否透露出了金石气,恐怕就不一定了。

从网上看到的一组图片,深深为当下少儿书法教学吸一口冷气:少儿俨然“流行”、时风竟成“传统”。少儿书法的教育阵地,已俨然成为各路当代“大侠”的仰慕者们的“演法”道场!(本文配图均为十来岁少儿的“作品”且均源网络)其实,对金石气的理解是有高下之分的。比较拙劣的理解,总是拘于拓本的残损模糊,而比较超脱的理解,则从精神气象中解脱出来,拿去指导具有实验精神的创作去了。但是对于少儿教学来说,对“金石气”过分强调会导致几个问题:

拙见以为,少儿书法教学,应该多取法古人,亲近“书卷气”,远离“江湖气”。要做到远离江湖气,首先要做到远离江湖。

首先是使学生在审美方面走进误区。反复强调“金石气”,则容易致使学生把残损的部分理解成构成笔画原有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在学生临帖的时候时常发生。学生在临习的时候,往往被误导去描摹那些本不属于笔画形态的部分,这是在少儿教学中强调“金石气”的教师的通病,特别是某些协会会员所青睐的。恰恰相反,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区分哪些是笔画的形态,哪些是残损导致的形态。

其次是有碍学生找到“书写感”,甚至会导致学生长期滞留在“画字”的状态中。毋庸置疑,帖学的一路的笔法实际上更容易使学生体验到自然书写的状态(这里要补充一点:帖学、碑学到了高级阶段,甚至所谓“碑帖结合”也好,最终自然都无法回避自然状态的书写),而对“金石气”的强调,无疑阻碍了学生对书写节奏、对书写连贯的掌握。

少儿书法教育之难,一难在教师平庸,这且不可怕,只要路子正,有的是“青出于蓝”;二难在教师已着时风,并用时风浸染学生,急功近利,这才是最可怕的。

第三,作为少儿书法教学,强调“金石气”太过超前。对于没有笔墨实践经验、没有高级的审美判断能力的“素人”来说,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追求这种“美感”的,但对于具有相当的创作经验、审美能力的人来说,“金石气”才恰能提供开放而又深刻的启发。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受过训练的孩子一下笔就具有“趣味”“天真”“稚拙”之美,但这是一种非自觉的美,不宜盲目肯定,更不宜对这种美过分渲染和吹捧。

第四,说到家,对书法的欣赏,特别是针对少儿书法教学来说,更多时候是对古代书法精英、文化精英、社会精英的为人、为学、为艺的欣赏,也就是透过作品,到达对人的风采的感知和欣赏。这也是少儿书法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对“金石气”的强调,乍看似乎将“自然”参与的一部分算了进去,实际上恰恰背离了对书家、书作本质(笔墨)的欣赏。

如果这些作品可以是获奖作品,笔者也只能哀叹:孩子们在书法学习上的“骨骺线”已经闭合了,尽管笔者也时常作为一些展赛的评委,但在“洪流”面前,也只得自叹人微言轻……也因此,当我们站在少儿书法教学的角度来看,将强调“金石气”和强调“透过刀锋看笔锋”两种思路放在一起比较时就会发现,后者无疑已经把握了更为本质的东西——那大概更追求自然状态的书写,更偏向于实实在在的书卷气吧。在少儿书法教学中,笔者也建议可适当增加少儿对行书墨迹的观察,一来更能使学生找到书写感,二来,从这些墨迹背后,也更能使学生感受到人如其字的古代书家的精神世界。当然,更建议某某家协会会员在从事少儿书法教学时,多有一些注意。

按:本文是几个月前应《学书法》杂志创刊号所邀写的,当时有个背景,是某地书协领导呼吁协会及会员参与到中小学书法教学中去。这本来是个好事儿,但就笔者观察,却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此处只举一例,供从事少儿书法教学的朋友们批评。

曾几何时,某某家协会会员不断“补充”到少儿书法教育的队伍中来。据说,一是由于某些地方的书法教师人手匮乏,二是由于当下少儿书法教师的水平良莠不齐,使这些会员显得颇为“走俏”。不过,少儿书法教学也有其教学目标及“规定动作”,所以,就笔者的观察,恐怕其中还是问题重重的。

比如,一些书家非常个性化的书写习惯,如笔顺习惯、用笔习惯;再比如一些书家强烈的审美偏好和风格取向——作为个人的创作来说,这些本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立足书坛的“资本”,但在严肃的教学面前,显得似乎有些“畸形”了。其中,经常被此类书家提到的概念,莫过于“金石气”。

可能是这个词儿特别好用吧,但凡遇到磨泐斑驳的碑帖,不分唐、宋、魏、汉,乃至秦、周铭文,都可以描述为“饶有金石气”。可是,这个“金石气”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恐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就拓本背后的铭文来说,书手在完成的过程中是否刻意追求了这股“金石气”,或者刚刚写毕的时候,那墨迹朱书中是否透露出了金石气,恐怕就不一定了。

从网上看到的一组图片,深深为当下少儿书法教学吸一口冷气:少儿俨然“流行”、时风竟成“传统”。少儿书法的教育阵地,已俨然成为各路当代“大侠”的仰慕者们的“演法”道场!(本文配图均为十来岁少儿的“作品”且均源网络)其实,对金石气的理解是有高下之分的。比较拙劣的理解,总是拘于拓本的残损模糊,而比较超脱的理解,则从精神气象中解脱出来,拿去指导具有实验精神的创作去了。但是对于少儿教学来说,对“金石气”过分强调会导致几个问题:

拙见以为,少儿书法教学,应该多取法古人,亲近“书卷气”,远离“江湖气”。要做到远离江湖气,首先要做到远离江湖。

首先是使学生在审美方面走进误区。反复强调“金石气”,则容易致使学生把残损的部分理解成构成笔画原有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在学生临帖的时候时常发生。学生在临习的时候,往往被误导去描摹那些本不属于笔画形态的部分,这是在少儿教学中强调“金石气”的教师的通病,特别是某些协会会员所青睐的。恰恰相反,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区分哪些是笔画的形态,哪些是残损导致的形态。

其次是有碍学生找到“书写感”,甚至会导致学生长期滞留在“画字”的状态中。毋庸置疑,帖学的一路的笔法实际上更容易使学生体验到自然书写的状态(这里要补充一点:帖学、碑学到了高级阶段,甚至所谓“碑帖结合”也好,最终自然都无法回避自然状态的书写),而对“金石气”的强调,无疑阻碍了学生对书写节奏、对书写连贯的掌握。

少儿书法教育之难,一难在教师平庸,这且不可怕,只要路子正,有的是“青出于蓝”;二难在教师已着时风,并用时风浸染学生,急功近利,这才是最可怕的。

第三,作为少儿书法教学,强调“金石气”太过超前。对于没有笔墨实践经验、没有高级的审美判断能力的“素人”来说,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追求这种“美感”的,但对于具有相当的创作经验、审美能力的人来说,“金石气”才恰能提供开放而又深刻的启发。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受过训练的孩子一下笔就具有“趣味”“天真”“稚拙”之美,但这是一种非自觉的美,不宜盲目肯定,更不宜对这种美过分渲染和吹捧。

第四,说到家,对书法的欣赏,特别是针对少儿书法教学来说,更多时候是对古代书法精英、文化精英、社会精英的为人、为学、为艺的欣赏,也就是透过作品,到达对人的风采的感知和欣赏。这也是少儿书法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对“金石气”的强调,乍看似乎将“自然”参与的一部分算了进去,实际上恰恰背离了对书家、书作本质(笔墨)的欣赏。

如果这些作品可以是获奖作品,笔者也只能哀叹:孩子们在书法学习上的“骨骺线”已经闭合了,尽管笔者也时常作为一些展赛的评委,但在“洪流”面前,也只得自叹人微言轻……也因此,当我们站在少儿书法教学的角度来看,将强调“金石气”和强调“透过刀锋看笔锋”两种思路放在一起比较时就会发现,后者无疑已经把握了更为本质的东西——那大概更追求自然状态的书写,更偏向于实实在在的书卷气吧。在少儿书法教学中,笔者也建议可适当增加少儿对行书墨迹的观察,一来更能使学生找到书写感,二来,从这些墨迹背后,也更能使学生感受到人如其字的古代书家的精神世界。当然,更建议某某家协会会员在从事少儿书法教学时,多有一些注意。

早教知行合一,艺术与时协行。更多艺术资讯请关注早艺网,早艺网丰富您的选择。

文章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机构
早艺网

报名请拨打电话:15611181135
或关注公众号:zyw-china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