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少儿美术    素描    正文

艺术教育请别压抑儿童天性

发布日期:2020-07-10 09:30:58
来源:早艺网 www.zaoyiwang.com
1
1

  通过读了早艺网的一个小情节,一幅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专家们好奇地问这位小朋友,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孩子回答,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许多评委老师被打动了,这就是孩子的心灵,纯净如水,且充满想象力。

  谈及儿童艺术教育,我们都不陌生,街头形形色色的艺术培训比比皆是,但究竟何为合适的艺术教育,对少年儿童开展艺术教育该遵循怎样的理念,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

  误区:用成人的思维看孩子

  法国一位著名的风景画家说过,我每天早上起来向上帝祈祷,让我像儿童一样看待世界,儿童的世界是天真的,他看到的世界都是活的。著名画家陈丹青也曾经说过,我不是在教你学画画,我是在教你用眼睛观察世界,然后把你的想法画出来,我也不是教你画世界,而是画你的心。

  两位艺术家的话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对儿童开展艺术教育要注重孩子的思维和视角。为此,首都师范大学杨景芝教授强调,我们成年人常犯一个错误,用成人的思维看孩子,我们要蹲下来,赞赏他的创造力。

  孩子需要的是美术课还是美术

  孩子需要的是美术还是美术课?这个问题看似突兀,仔细玩味却内涵颇深。

  许多专家表示,儿童天生就是探索家、创作家、想象家。对他们的思维启蒙是最重要的。

  专家表示,对于美术老师而言,孩子的画作就是他们情感交流的平台,这种交流因为画作而实现永恒。也许有一天,他们长大离你远去,但那些作品就是你曾参与他生命旅程的最好证据。

  据了解,包括北京、上海等地在内,在艺术特长的选拔方向与标准认定上,已渐渐从以往技能型的选拔过渡到素质和修养的选拔。

  :艺术教育请别压抑儿童天性

  艺术教育需从工笔向写意转型

  来自芬兰的儿童建筑教育实践工作坊,以甜蜜的建筑为主题,用牙签、糖果、KT板制作帽子。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全场收获了千奇百怪、绝无翻版的建筑帽。该工作坊负责老师介绍,在艺术的世界里,没有对或错,这也是它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的原因。

  来自法国的儿童当代艺术教育实践工作坊以线条为主题,带领大家用各种各样的黑笔、白纸和线做作品。纸上看起来乱糟糟的一堆线,加上个框框,就是个抽象派的艺术品。法国的教师们认为,所谓艺术,从来没有固定的标准,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发现世界的过程。

  早艺网上的一些专家们分析,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一直遵循着工笔式的教学方法,讲求细化、关注技术,将重点放在模式化的内容上,导致有形而无神。这种艺术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儿童的艺术天性。未来,艺术教育更需从工笔向写意转型,从关注技术转为关注艺术,不在形似上过于苛求,而是让孩子们天马行空地在艺术世界遨游,尽情释放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关机构
早艺网

报名请拨打电话:15611181135
或关注公众号:zyw-china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