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少儿舞蹈    民族舞    正文

民族舞教程:彝族民间舞蹈简述

发布日期:2020-06-10 10:14:17
来源:早艺网 www.zaoyiwang.com
1
1

  今天有关于民族舞教程——彝族民间舞蹈,早艺网来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彝族历史悠久,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众、分布最广、支系最多、民族民间歌舞最为丰富的一个民族。

  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彝族人口有六百五十七万余人,而云南的彝族就有四百零四万五千余人。云南全省现有一百二十八个县(市),彝族在一百零四个县(市)均有定居点和聚居村寨。早艺网了解到,这其中彝族人口上万的县市有七十四个,自治州二个,自治县十四个。

  据不完全统计,云南彝族有五十多个支系,自称和他称达七十七种之多。新中国建立后,根据广大彝族群众的意愿,正式定名,统称为“彝族”。

  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六个方言区,四个次方言区,二十一个土语区、二十二个次土语区。尽管各种方言、土语、次土语之间有较大的差别,但在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和语音等方面都有共同之处。此外,早艺网告诉大家大部分彝族群众自古就有使用双语(如彝-汉,彝-白,彝-哈尼……)和多种语言的传统语言习惯。这种庞大纷繁的少数民族语言现状,构成了一个极其奇妙特殊的彝族语言大系。

  彝族有本民族的文字,古代史书和民间将古彝文称为“倮文”、“僰文”、“夷文”、“毕摩文”等。各个历史时期用彝文撰写的典籍繁浩,内容涉及哲学、文学、科技、医学、天文、宗教、农牧、文学艺术等各个范畴。

  近百年来,关于彝族族源问题众说纷坛,主要有“东来说”、“西来说”、“南来说”、“北来说”、“土著说”、“卢人说”、“卢戎说”等八种学派。通过近年来对彝族地区大量田野调查和考古新发现的研究,云南多数学者和广大彝族干部群众较为倾向和所接受的看法是“北来融合说”与“云南土著说”。

  生活在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猿人”的化石遗址,就在今楚雄彝族自治州一带的金沙江流域。早艺网认为这一带不仅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基地,而且还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一个摇篮。在六千年至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与彝族存在渊源关系的古羌人创造了青海大通县马家窑舞蹈纹饰的彩陶盆。这些以畜牧为主,兼事农耕的古羌人从河湟流域出发,向四方迁徙发展。早艺网发现其中一支至西南金沙江南北两岸的广大地区,与古越人相邻杂居,形成“耗牛羌”。直抵滇池、洱海周围,在今天的云南广大地区创造并遗留了与北方、西北形制极为相似的多种新石器文物。

相关机构
早艺网

报名请拨打电话:15611181135
或关注公众号:zyw-china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