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象棋   正文

近代象棋演义(象棋入门教程从零开始)

发布日期:2022-01-07 14:03:22
来源:早艺网 www.zaoyiwang.com
1
1


  王浩然清末民初,镇江棋坛最为著名的当数巴吉人,有“巴不斗”的称号,对一般人均可饶双马。

  巴吉人有很多弟子,经常在瑞源茶楼和春升园弈棋。

  就在这茶楼里面,出现了一个少年的身影。

  他在父亲的陪同下,经常和巴吉人的弟子弈上几盘,在让子的情况下,偶尔也能获胜。

  这个少年就是王浩然。

  王浩然是江苏镇江人,受父亲影响,从小酷爱象棋,随着年龄的增长,棋力也越来越强。

  等到他17岁的时候,一次,随父亲去南京做生意。

  商务之余,便去南京夫子庙的茶馆下棋,没想到竟然连胜三人。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邹鸭子”的耳中,他是南京棋王,声名远播。

  “邹鸭子”见来者是一少年,便让三先与王浩然对弈,结果竟以一胜二负的战绩败给了王浩然。

  王浩然回镇江后,挟胜“邹鸭子”之名,欲向巴吉人求教,可惜巴吉人外出弈游,无缘得见。

  王浩然继续在镇江的茶楼里弈棋,等到19岁的时候,在镇江已经小有棋名,巴吉人的弟子已不是他的对手。

  当时,扬州的棋风十分盛行,是江南地带的象棋中心。

  可能是因为庙会香火热闹,可能是受索万年、杨健庭等棋人的影响。

  镇江和扬州只有一江之隔。

  王浩然便经常过江去扬州茶馆弈棋,一来二往,在扬州认识了几个棋友。

  棋友之中,有一个人叫张毓英。

  王浩然对扬州神往已久,在张毓英的资助下,王浩然得以长期寄居扬州弥陀巷,全无客居之感,将精力放在棋盘之上。

  王浩然在扬州击败了众多棋客,名声不胫而走。二、周焕文周焕文,字少莱,扬州人,出生于清光绪年间。

  酷爱象棋,并且十分精通。

  是晚清至民国早期江南的著名棋手,也是继索万年、杨健庭之后的扬州象棋第一人。

  周焕文既是一名出色的棋人,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中医师,但是棋名大于医名。

  医理和棋理也有相通之处,医家医病,往注重用药理气;棋家斗棋,又十分强调宁心静气。

  棋经论中有言:夫弈棋者,要专心、绝虑、静算,待敌坦然,无喜怒挂怀。

  这些常理说人家容易,逢上自身,就不一定能够处理得好。

  周焕文这个人,性格上就存在弱点,他过于惜名,易动气,最后落得一个“烟花三月离扬州”的下场,这是后话。

  王浩然在扬州闯出名堂后,与周焕文的交锋在所难免。

  两人弈过之后,王浩然竟多胜几局,周焕文一人独霸的场面已被打破。

  不过王浩然为人谦和,从不自夸棋艺,有时甚至推崇周焕文的棋艺,这让周焕文败得非常舒服。

  自此扬州棋坛双雄并立,倒也相安无事。三、万启友万启友,南京人,出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从小酷爱象棋,而且是一名神童,15岁时已经弈遍南京。

  他出生于经商家庭,年轻时任侠仗义,也有、腔爱国热血。

  恰逢辛亥革命,他十分支持革命,曾两次捐资,结果导致家道中落,遭到家人的责骂。

  后来,他迫于无奈,离家独自谋生。

  此时他已经下定了成为一名弈游棋人的决心。

  他的弈游生涯便从扬州开始!

  因为万启友听说扬州象棋发展昌盛,更有张毓英仗义疏才。

  万启友离家后过得很艰难,到了扬州以后,身上穿的破破烂烂,与扬州的繁华格格不入。

  他先找到一个简易的旅馆住下,然后便来到了最热闹的教场茶馆先探探风。

  在这里,他遇到了朱锦堂和杨万源,两人都是扬州棋坛的名手。

  万启友先后与两人对弈,结果大获全胜。

  朱锦堂和杨万源都与张毓英有交情,正所谓近朱者赤,他们也特别乐于结交各地棋人。

  杨万源家境较好,见万启友穿的破破烂烂,便赠送给万启友十元大洋,让他换身衣服,并打听了万启友的住址,准备经他推荐给张毓英。

  正当万踌躇满志,漫步于街头,准备购买新衣、新鞋时,不料碰上两个缉私队员,见万启友衣衫褴褛,引起怀疑,将他带到审讯室暂押,和一些小偷关在一起。

  正当万启友焦虑不安,缘分难平时,一个刘姓的缉私队员来值夜班。

  他白天在茶楼见过万启友弈棋,知道万启友不是坏人。

  他们本可以直接开释万启友,但两个队员不相信身材矮小的青年人是象棋高手,一定要亲试一下,于是摆开棋盘,挑灯夜战。

  这下万启友如困龙入海,大显神通,到天亮时,已从对子棋下到让双马了。

  次日晨,杨万源去旅店找万启友时,得知被拘传的消息,赶忙持张毓英的名片去保释。

  但到了拘留所,不料,万启友早已从阶下囚变成座上客了。四、张毓英王浩然、周焕文、万启友、朱锦堂、杨万源都收到了一封邀请函。

  邀请人正是张毓英。

  和他们一起收到邀请函的还有正在杭州弈游的“无敌中炮”林弈仙,以及沈文荧、邓春林等,共计十二人,都是弈林好手。

  张毓英出生于殷富之家,是扬州盐商,家庭富裕。

  他自幼爱好象棋,但水平一般,留下的棋局较少。

  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象棋的热爱,他对棋坛的贡献是巨大的。

  就像水浒传中的柴进,虽然武功并不强,但无数高手都受到过他的资助。

  张毓英喜欢结交棋人,并且非常慷慨。

  为此,人们送他一个雅号“棋孟尝”。

  张毓英邀请十二位弈林名手前来,只为一件事。

  在当时,象棋并不受重视,极大多数名象棋名手都泡在茶楼或流落街头,靠着弈彩棋或者摆残局为生。

  为此,基本没有举办过象棋比赛。

  张毓英作为扬州城内有社会地位、有经济能力,懂棋又爱棋的人士,自发担起了这个重任。

  为此,张毓英专门在府中留出一间客厅作为赛棋的场所。

  棋室有三十平方米左右,桌椅、棋具等配置完全。

  棋手的住宿、伙食全由张宅负担,还另赠彩金,使棋手们能安心弈棋。

  后人有诗赞颂张毓英:

  书生纸上喜谈兵,

  赌墅风流得胜名。

  莫谓桑弧消勇气,

  车尘马迹在楸枰。五、十二名手赛十二名手邀请赛打响了,这场比赛对于扬州棋坛的意义是空前的。

  扬州的弈棋中心慢慢从茶楼转向了张宅。

  比赛采用循环赛制,经过激烈的角逐,王浩然在比赛中夺魁,就连弈游多年的林弈仙也被他击败。

  万启友弈游时间尚短,经验不够丰富,也不是王浩然的对手。

  而周焕文,早已经败在王浩然棋下。

  王浩然的时代来了,他成为公认的扬州象棋第一人!

  王浩然的棋风重于细致绵密,很少走攻势强烈的中炮,基本上先手均用进兵局,后手时则大多用“转角马”。

  由于王浩然用马神奇,久而久之,王浩然有了“神马”的称号。

  十二名手赛以后,张毓英又开办了“打通关”张宅擂台赛,接受各地棋客的挑战。

  凡是来挑战的棋客,张宅管吃管住,还赠送路费。

  由王浩然担任台主,朱锦堂和杨万源任先锋,客居杭州的林弈仙担任临时副将。

  前来张宅挑战的棋客,必须先过朱锦堂和杨万源这一关,二人被称为哼哈二将。

  赛后不久,又有一爱棋之人,仰慕王浩然的大名,遂拜于王浩然门下,这个人就是张锦荣。

  后来,他与王浩然、周焕文并称为扬州三杰,同时也是周焕文的克星,关于他的故事,我们后文慢慢说。

机构热门榜
早艺网

报名请拨打电话:15611181135
或关注公众号:zyw-china

确定